巢湖市“四個著力”促進競爭性選拔干部“公平、公正、公開”
發布時間:2017-10-26 14:10:26 來源:本站 閱讀次數:2708
合理確定職位,著力選對人。立足干部隊伍實際,堅持把優秀年輕干部、專業性強的職位和本單位無合適人選的職位納入競爭性選拔范圍。科學設定競爭性選拔的資格條件和范圍,綜合考慮所選拔職位單位領導班子結構、工作性質等因素,合理確定年齡、學歷、專業、職稱、閱歷等資格條件,不搞“一刀切”,使各領域、各年齡段的干部都盡可能地參與競爭性選拔工作。如在公開選拔中,對近三年年度考核優秀人員或參與中心工作一年以上的,給予年齡條件放寬政策;缺位公推中,將正科級職位的年齡控制在48周歲以內,給予年齡偏大、工作經驗較豐富、實際工作能力較強的干部參與競爭的機會。在公開選拔專業性較強的職位時,在專業和工作經歷等資格條件上進行設置,突出改善領導班子專業結構這一需要。
規范操作程序,著力選強人。一是嚴格會審,力保條件不破。按照公布的報名條件和資格,對報名人選進行資格審查,對個別人報名、形不成有效競爭的職位,該職位將不納入競爭性選拔職位范圍。在2012年公開選拔資格審查過程中,篩選出不合格報考對象4人;1人由于計劃生育工作“一票否決”取消了面試資格。二是創新測評方式,力求人崗相適。因崗設考,突出崗位特點、注重實際能力,讓干得好的考得好,能力強的選得上,使優秀人才能夠脫穎而出。筆試環節,采取閉卷形式,聘請專家命題。面試(演講)環節,在采取結構化面試的基礎上,在演講測評中推行“大評委”制,由干部群眾代表、服務對象及監督機構代表共同擔任評委,每個環節分別設置評分權重,既重民意,又突出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。三是差額考察醞釀,力爭優中選強。在完成《條例》規定的考察程序基礎上,推行兩圈考察、延伸考察等制度,多角度、全方位衡量比較考察對象的能力素質、個性差異,為科學用干部提供準確信息。四是差額票決,實現集體決策。集中醞釀形成一致意見后,按1:2比例,確定建議擬任人選,提交市委常委會票決。
強化全程監督,著力選好人。一是嚴把公開、公示關。從制發方案,到資格審查、測試、考察、任用等各環節,都做到了公開透明,確保了競爭性選拔干部工作的陽光運行。二是嚴把監督制約關。紀檢監察機關全程參與競爭性選拔工作,并充分發揮職能作用,實施有效監督。積極邀請“兩代表一委員”、服務對象代表參與,主動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。三是嚴把任前聯審關。將考察對象以書面形式提交市紀檢監察、計生、綜治、審計、信訪等部門進行聯合審查把關,建立了電話、信訪、網絡舉報“三位一體”干部監督網絡,加大舉報受理和查核力度。四是嚴把責任追究關。嚴格組織紀律,嚴格責任追究制度,對領導干部有弄虛作假等問題的,給予黨紀政紀處分;對參選人員有舞弊問題的,一律取消其參選資格。
科學運用成果,著力備人選。綜合運用公開推薦、公開選拔方式,在全市公開選拔了一批既有較好民意基礎、又有較高理論素養的優秀后備干部,為領導班子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。將競爭性選拔中進入面試、考察環節但因職數限制未能任用的人員,納入后備干部隊伍庫,進行跟蹤管理、重點培養,達到“一次選拔、多次使用”的效果,提高了競爭性選拔工作的成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