巢湖市興起“羊務運動”
發布時間:2017-10-26 11:46:39 來源: 閱讀次數:1795
12月12日,一陣清脆的鞭炮聲中,由巢湖市夏閣鎮蘇垅村村民劉紀升和周邊11戶湖羊養殖戶組成的巢湖市鼎盛湖羊養殖專業合作社掛牌成立;12月28日,浙江省余杭市一客商來到劉紀升的湖羊養殖場收購了80只肉羊,90000多元裝進了劉紀升的腰包……眼下,隨著湖羊養殖戶雨后春筍般的不斷涌現,一場“羊務運動”正在該市廣大農村逐步興起。
2003年,夏閣鎮一農戶率先從浙江余杭引進湖羊品種開始養殖。此后,伴隨養殖技術的逐漸成熟,特別是養殖效益的日益凸顯,養殖湖羊的農戶越來越多。劉紀升也于2006年5月加入了湖羊養殖行列。如今,劉紀升的養殖場已有存欄種羊300頭,年飼養規模800頭,年產值達50多萬元。截至目前,全市湖羊養殖已發展到以夏閣鎮和■煬鎮為主,輻射帶動柘皋、廟崗、蘇灣、欄桿集等多個鄉鎮,現有規模養殖場56戶,總飼養量達2.1萬只。2011年,全市湖羊存欄1.02萬只,出欄1.3萬只,與2010年相比,分別增長104%和97%。不僅如此,該市湖羊養殖已經產生了集群效應——江蘇一客商已在柘皋鎮投資300萬元,引進205頭種羊,興建湖羊養殖場;浙江一客商也計劃在夏閣鎮興建一個占地100畝的湖羊養殖場。
該市湖羊養殖的增長勢頭為何如此迅猛?除了巢湖市各級農業部門的大力引導扶持,還得益于湖羊養殖在該市有著得天獨厚的好處和優勢。
據該市畜牧局局長任俊濤介紹,湖羊易養殖,湖羊是皮、肉兼用型綿羊,品種優良,耐粗飼,由初生到出欄僅需8-10個月,適宜該市農戶棚舍飼養。其次是投入小。與生豬、家禽相比,湖羊飼料來源廣且大多為廢棄的農作物秸稈,飼料投入成本低、疫病風險小。再次是效益高。羊肉是綠色食品,是群眾十分喜愛的肉品之一。進入冬季,巢湖市場上的羊肉產品供不應求,且絕大部分為外調。巢湖本地羊肉市場份額僅達15%-20%,加上巢湖地處南京、合肥兩大都市區之間,發展湖羊養殖業,打造優質的羊產品供應基地,“錢”景無限。據調查,2010年,養殖戶每出欄1頭湖羊可獲純利450元。“飼養湖羊還有一大好處,就是在于這種飼養方式是綠色循環的生態養殖。”據任局長介紹,湖羊羊糞不像生豬、家禽糞便污染嚴重,可直接還田,作為基肥或追肥使用,對培肥地力,改良土壤,保證糧食高產增產,具有明顯效果。羊糞如通過加工,變成顆粒有機質肥料,更是大棚綠色食品蔬菜的最佳肥料,利于循環經濟的發展。特別是,養殖湖羊需消化大量的秸稈,按每養3只湖羊消化一畝田稻草計,養殖湖羊可解決當前“秸稈焚燒”的難題。
面對廣大群眾湖羊養殖熱情的空前高漲,該市農業部門順勢而為,充分利用區位、市場、飼草資源和技術支撐等多種優勢,通過推進湖羊標準化生產,著力建設包括湖羊良種、飼料供給、健康養殖、深度加工等現代湖羊生產產業鏈,力爭到2015年,全市湖羊飼養量達25萬只,羊肉年產量達2250噸,把巢湖打造成長三角城市群優質湖羊生產及產品供應基地。
目前,湖羊養殖已作為農民致富主要途徑之一寫進了“巢湖市‘十二五’農民收入倍增工程”、合肥市“十二五”養殖業發展規劃中,也將在該市新建或改擴建20個湖羊養殖基地列為規劃內容之一。同時,該市已經初步擬定了《巢湖市促進湖羊產業發展指導意見》,通過落實各項工作舉措,使全市的湖羊養殖邁上新臺階,努力讓“羊務運動”真正成為群眾發家致富的得力平臺!
(王震波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