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特色產業發展領航中垾鎮鄉村振興
發布時間:2019-09-18 19:48:57 來源:本站 閱讀次數:3391
實施鄉村振興戰略,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,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經濟基礎和主抓手。中垾鎮黨委、政府始終堅持“區域化布局、規模化生產、產業化發展、社會化服務”的設施農業發展理念,通過“典型引路、政策扶持、產業依托、科技創新、品牌經營”等手段,大力推進設施農業建設,使得廣大農民從中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。
一是大規模高質量種植。中垾鎮種植番茄已有30多年歷史,從嚴格產地選擇、精選優良品種、標準化生產管理、建立生產記錄到加強跟蹤監測形成一整套的標準體系。隨著濱湖旅游觀光大道的開通和農業基礎設施的改善,中垾番茄生產規模迅速擴大,近4000戶群眾通過種植番茄發家致富。現如今,中垾番茄種植面積達到1.2萬畝,年產量為6萬噸,品種20多種,總收入為2.47億元。中垾番茄具有味甜、著色勻、皮薄不生蟲、不打農藥、耐儲存,內部飽滿、口感好、營養高等特點,一般自3月份開始為采收季,供給安徽及周邊省份。
二是特色生產品牌經營。憑借著優秀的品質和良好的口感,先后榮獲國家無公害農產品認證、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認證、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認證等三項國家級金字招牌。依托招牌優勢,從最有條件、最有優勢的番茄入手,把發展番茄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,納入議事日程。將番茄種植成“人無我有、人有我優、人優我特、人特我精”的特色產業,舞活經濟龍頭。推動番茄產業上規模、有特色、創品牌,讓中垾特色真正轉變為中垾標識,提升中垾番茄的市場競爭力。
三是廣泛宣傳大力推廣。為了擴大中垾番茄知名度,提高中垾鎮的美譽度,更大范圍推廣中垾番茄,中垾鎮已經連續舉辦了五屆番茄節。通過番茄評比、攝影大賽和電商平臺上線簽約儀式等活動,宣傳中垾番茄的特色種植模式與獲獎認證情況,凸顯中垾番茄的特色與品質;通過舉辦產業發展研討、搭建電子商務平臺等措施,推動番茄產業轉型升級、提質增效。
四是農旅結合助農增收。選擇產業、發展產業,歸根結底是增加群眾收入。番茄產業的發展,給廣大群眾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,不斷拓寬收入渠道,實現穩定增收、穩定脫貧、穩定致富,同步小康。現中垾鎮正在打造將番茄產業同中垾美食、傳統文化相融合模式,將特色農業和觀光農業有機結合起來,結合地方豐富資源,促進農旅結合、聚焦三產融合,積極探索“農業+文化+旅游”的綜合發展模式,抓好基礎產業,以休閑度假為延伸,開發特色旅游產品,打造觀光農業,建成集種植和休閑于一體的現代農業示范區。進而帶動鄉村游發展,促進農民持續增收,加快推進鄉村振興建設步伐。 (王杏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