巢湖市“四式”任職拓寬村干部來源渠道
發布時間:2017-10-27 18:55:44 來源:本站 閱讀次數:81563
近年來,巢湖市采取海選式、舉薦式、幫扶式、培養式“四式”任職,打破區域、身份和城鄉界限,拓寬村干部來源渠道,積極推進村干部隊伍建設。
“海選式” 選聘優秀青年來村任職。將退伍士官、高校畢業生作為培養和補充村干部的重要來源,實行面向社會的公開海選。根據村級黨組織標準化建設工作的需要,首批在黃麓鎮試點,公開選聘10名全日制本科以上學歷畢業生為村固補干部,社會反響很好,繼而在全市范圍內推廣。根據全市鄉鎮、街道村固補干部的核定人數、空缺情況,統籌考慮明年村(社區)換屆等,公開選聘50名全日制本科以上學歷畢業生,還面向本市農村籍退出現役士官、退出現役滿3年義務兵,公開選聘20名優秀退役士兵,作為村(含農村社區)的固補干部。通過審查、筆試、面試、考察等環節,一批有潛力的優秀青年充實到村干部中。全市153個村(含農村社區)核定固補干部763名,現有739人,35周歲以下的107人,大專及以上學歷的248人,全日制本科以上學歷的60人,女干部261人,村干部的年齡、知識、性別等結構明顯優化。
“舉薦式” 推選致富能人回村任職。深入實施“能人治村”工程,采取黨員推薦、群眾推薦和鄉鎮街道黨(工)委推薦等方式,在農村技術能手、種養殖大戶、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帶頭人、企業主當中,推薦一批帶富上有實力、對家鄉有感情的能人“鳳還巢”,吸納進入村固補干部,安排參與民生工程建設、民事糾紛調解、征地拆遷、計劃生育等村級重點工作,在為民服務中提升工作能力。全市現有能人型村干部126人,通過建基地、興產業、調結構,帶頭建起特色產業示范點35處,創建種養殖產業基地5個,帶動580多戶農民參與產業化經營,有效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。
“幫扶式” 選派市直干部駐村任職。采取個人報名、組織考察、雙向選擇的辦法,從市直部門、鄉鎮街道的年輕后備干部中,擇優選派200人,分別到全市的153個村、38個社區任駐村(居)幫扶工作隊隊長暨村(居)黨支部“第一書記”。駐村工作隊主動深入田間地頭,進村入戶全面了解村情村貌,幫助貧困村(居)培育“一村一品”特色富民產業。截至目前,駐村工作隊已爭取或聯系到水利設施、道路硬化、產業開發、危房改造和村級陣地建設等項目工程160多項,積極投身于美麗鄉村示范點建設中,落實了精準扶貧專項貸款325戶5800萬元,既推動了幫扶工作任務的落實,也積累了群眾工作經驗。
“培養式” 抽調鄉鎮干部下村任職。針對村級組織軟弱渙散、村黨組織無合適人選的貧困后進村,每個鄉鎮、街道抽調2-3名年輕后備干部擔任村(居)黨組織書記或第一書記,任期三年,下派期間不承擔原崗位工作,實行編制、崗位、工資“三不變”,享受一定的經濟待遇和專項資金扶持。利用鄉鎮街道干部熟悉村情民情、發展思路清晰、與市直部門溝通順暢等優勢,增強村級班子整體功能,實現后進村轉化升級。下派期間,由市委組織部和所在鄉鎮街道共同進行考核,任期考核優秀的,優先提拔使用。(鳳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