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廟街道:踐行群眾路線 全力抓好旅游環境整治
發布時間:2017-10-27 19:40:04 來源:本站 閱讀次數:1832
自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,中廟街道緊緊抓住教育實踐活動契機,堅持問題導向,堅持問需于民、問計于民,先后通過入戶走訪、發放調查問卷、召開座談會等方式,收集黨員、群眾反映旅游環境等方面的問題三大類30余條。為此,中廟街道把環境整治作為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突破口和載體,圍繞建設“宜居宜業宜游”濱湖生態旅游新市鎮的目標,大力開展旅游環境綜合整治工作。
堅持加大投入,提升環境。根據梳理的問題,結合發展規劃,先后投入1.3億,實施了房屋拆遷、安置點建設、碼頭片區整治、焦姥路綠化、商業步行街立面改造,魚蝦曬場搬遷,昭忠祠、中廟寺、李公祠等景點改造,姥山島景觀提升等10項景觀提升工程,目前,7項工程已基本完成,漁村改造、環島路等剩余3項正在加緊施工。整治成效顯現,實現了街道路凈、街特、村靚、岸幽、景美。
堅持發揮群眾主體作用,治理臟亂差。結合“三線三邊”環境整治和專項整治活動,黨員、群眾齊上陣治理環境“臟亂差”,清理占道經營、不規范店招店牌、亂堆亂放、衛生死角,規范車輛停放,實現街道、村居環境的凈化、綠化、美化。
堅持標本兼治,實現常態化管理。在加強日常管理的同時,結合教育實踐活動第三環節工作,進一步完善集鎮環衛保潔、村規民約、攤點管理等制度,強化日常監察;大力整治集鎮創建和旅游管理秩序,規范街道創建辦、旅游辦包保責任制和旅游渡運公司等旅游企業管理制度,逐步推行4A級景區環境標準化;注重環境衛生標準化,實現了“四有”(有環衛專業隊伍、有環衛設施、有環衛管理辦法、有經費保障機制)、“七無”(無暴露性垃圾,無湖面垃圾漂浮物,無亂堆亂放,無亂搭亂建,無污水橫流,無亂貼亂畫,無魚蝦亂曬);與此同時,積極謀劃湖鮮、茶葉、地方特色文化、度假等旅游產品宣傳推介,營造文明、有序、積極向上的旅游環境。
目前,環境整治工程已取得初步成效,中廟街道被評為安徽省特色景觀旅游名鎮,中廟步行街于被評為合肥市特色商業街,在合肥、巢湖市每月“三線三邊”檢查中多次名列前茅。環境的變化,帶來了游客量倍增。2013年接待游客42萬人,同比增加26%,旅游收入10750萬元。今年,共接待游客數33萬人次,實現旅游收入9500萬元,環境整治工程真正成為了一項民生工程、民心工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