親歷小崗村首次黨委換屆選舉:坐輪椅也要投上一票
發布時間:2017-10-27 19:23:51 來源: 閱讀次數:1573
2008年,小崗村在原來的基礎上,與周邊的嚴崗、石馬兩村進行合并而成為一個“新小崗”,這個人口由400多人一下擴展至近4000人的村有了自己的黨委。這次換屆選舉,是這個有黨委的村實實在在的“第一次”。
選舉來臨的前夜,小崗村在雷雨交加中斷電,但鳳陽縣負責指導小崗選舉工作的縣委副書記王強仍然來到小崗,和小崗村的黨委領導一起,打著手電、點著蠟燭,一遍又一遍地討論第二天的選舉流程,唯恐有疏漏之處?!白蛱焱砩衔覀円稽c多才睡覺。”由安徽省財政廳下派到小崗村任黨委第一書記的丁俊帶著疲憊說。
上午7點半,小崗村的第一次黨委換屆選舉開始了。黨員代表和村民代表爭先恐后地在登記簿上寫下自己的名字。一位名叫陳本道的村民代表拄著拐杖,在家人的攙扶下艱難而緩慢地進入了會場。而另一位已經80多歲高齡的村民關友申,由于摔傷了腿在住院,老人不愿放棄這次選舉機會,坐著電動三輪車趕來了。
上午8點,村黨委換屆選舉按照“兩推一選”的流程拉開了序幕。第一批黨員代表進入會場,推薦新黨委候選人。在小溪河鎮黨委書記史學軍的主持下,宣讀選舉流程、在職第一書記作述職報告,一切都進行的有條不紊。
在代表們的監督下,工作人員向全場里外展示了投票用的票箱,之后當眾分發選票,選民則各自填寫無記名投票。計票員在投票結束后,當場將選票由票箱中取出,并當場唱票整理出結果,寫在白板上供選民監督。
在75名黨員代表退場之后,75名村民代表進入會場入座,他們將在黨員推薦候選人的基礎上,進一步推薦他們心目中合適的黨委領導人選,與前一輪推選采取相同的方式,選出最終候選人。在小崗村,每15戶村民可以推選一名代表,這些村民代表來自各個村民組,
當村民代表選出最終候選人之后,黨員則開始最后一輪選舉,他們將在候選人中,選出6名黨委成員,成立新一屆黨委領導班子。在公開透明的選舉流程之后,丁俊以高票當選了新一屆村黨委第一書記。
中午12點半,歷時近5個小時的選舉結束,當村民為新一屆黨委領導成員爆發出滿意的掌聲時,他們的臉上,也流露出如釋重負的表情。
“老百姓是厚道的,誰為他們做了好事、實事,他們都會記在心上?!必撠熤笇н@次選舉的鳳陽縣委副書記王強說。而剛剛當選的小崗村黨委書記鄭樹銳則笑著說“很淡定”:“我覺得不用緊張,因為我們對為村民做過的事有自信。村民選擇誰不重要,只要他們選擇的是可以保障他們利益的人?!?/SPAN>
從2001年四川平昌縣第一個“公推直選”鄉黨委成員,到10年后的今天,全國各地都在不斷探索如何“擴大黨內民主”,讓最基層的非黨員群眾有更多的機會和權利來表達民主意愿。農村基層的“兩委”換屆選舉制度讓村民以直接民主的方式選舉自身的管理干部,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在農村基層最具體的體現。
同時讓人驚嘆的,還有如今村民民主意識的提高。80多歲的村民坐在輪椅上參加選舉大會,外出務工的農村黨員從外地趕回家中只為投出自己的那一張選票 類似場景在全國各地農村的“兩委”換屆選舉中多次出現。群眾關心的不再只是衣食住行,他們更關心一些關乎自身發展的復雜疑難問題,他們對民主的熱情和意識已經大大提升。
“鳳陽是中國的鳳陽,小崗是世界的小崗。”也許很少有一個村像小崗這樣,選舉時媒體的長槍短炮匯聚著社會關注的視線,但小崗更多受關注的原因在于它是中國農村的縮影。
小崗折射著中國農村存在的一系列復雜問題,同樣也折射著最基層的民主狀況。也許用王強在選舉結束后一句意味深長的話更能反映出這種真實:“復雜和民主并不是矛盾的,復雜的環境往往促進了真正的民主,也只有真正的民主,才會解決復雜的問題?!?/SPAN>
來源:新華網安徽頻道 作者:朱青